夏季高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宣導

炎夏高溫下從事戶外作業,若未做好防護,容易引發熱傷害,如熱衰竭、熱痙攣或中暑,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本校工作者,於戶外進行作業時,應注意以下預防重點:
一、定時補充水分:定時飲用冷水或運動飲料,避免含酒精或高糖飲料,每小時建議飲用500-1,000毫升。
二、適當間隔休息:每工作30-50分鐘,至陰涼處休息10-15分鐘,避免長時間曝曬。
三、防曬穿著防護:選擇透氣、淺色寬鬆衣物,戴寬邊帽或使用遮陽工具,並塗抹防曬乳。
四、注意身體訊號:如頭暈、噁心、心跳加速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作業並降溫就醫。
五、調整工作時段:避開正午(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高溫時段,分派較輕體力任務。

職安署另提供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可供查詢當日熱危害風險查詢:
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
(輸入所在地即可查詢)
註:1.熱危害風險達第三級以上:避免使勞工於高溫時段(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從事戶外作業,並採取上述措施。
2.熱危害風險達第四級以上:應避免使勞工從事戶外作業,使勞工從事戶外作業之必要時,應確實採取採取上述措施外,並建立緊急應變機制(緊急醫療、通報、應變處理)。

六月至十月為高溫炎熱時期,請注意自身安全,共同維護校園職業安全健康。